4月16日,微信低调上线了AI助手「元宝」。用户可以将它添加为好友,即可直接在微信聊天界面与其进行互动。
根据官方介绍,「元宝」是腾讯元宝APP入驻微信的AI助手,搭载混元和DeepSeek双模引擎,并无缝衔接微信生态。它目前支持的核心功能包括:一键解析公众号文章、图片和文档(100M以内),并支持对解读内容做各种智能互动,同时也支持日常陪伴互动。「元宝」的初始语气偏向活泼逗趣风格,但用户也可以对语气进行调节。
「元宝」强调,其针对微信场景进行了特别优化,避免直接调用第三方模型,确保用户数据仅在本地处理。
用户与「元宝」的交互类似于常规的ChatBot(聊天机器人):在聊天框内输入任意需求,元宝即给出解答。轻量级的回复可在聊天界面实现,而复杂回复则以链接形式呈现,并在链接下方提供腾讯元宝APP的官方下载入口,后者可以提供更专业、复杂的问答服务。
目前「元宝」暂时不支持聊天问答之外的复杂功能。例如此前外界期待的一键管理群聊、指定好友发信息、公众号内容整合等AI Agent功能。但对在功能更新上一向谨慎的微信而言,这同样也是微信使用体验上的一次大变动。
自从DeepSeek-R1上线后,腾讯在AI领域的动作就明显频繁起来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将此视为不可错过的风口。在上月的财报会上,他提到:“自从深度思考模型出来以后,AI智能化比以前有大幅提升,腾讯经过慎重思考,云业务和元宝都在拥抱AI,未来应用大发展的机会已经到来。”
期间,腾讯元宝等多个腾讯系应用快速接入DeepSeek-R1。与此同时,腾讯也在大幅增加对腾讯元宝APP的投流与推广。
今年2月,微信开始接入DeepSeek R1模型的灰度测试,并向用户提供AI搜索功能。但这一功能较为轻量级,不支持连续对话、上传文件、保存对话。并且由于短期内涌入人数过多,出现了较为频繁的卡顿现象。
对微信而言,最佳的AI功能落地场景还是它最基础的功能:对话,这是符合用户习惯、也能够激发起用户打开和使用频率的一个场景。腾讯的确也在往这一方向尝试。
上月,微信就已上线「元宝红包封面助手」,它可以用来制作红包封面,且同样支持解读公众号文章、分析文件与图片。如今,腾讯将这一功能整合成了「元宝」,以更直观的产品名称推向市场。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,它准备好了。
在一小时的实际体验中,「元宝」表现较为流畅,并未出现卡顿现象。「元宝」的官方解释是,目前系统采用分布式集群部署,当前可承载800万并发需求(响应小于延迟1.2s),每用户会话内存占用小于3KB,实际体验中几乎不会感知卡顿。
腾讯也同时在加大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。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上月财报会上称,腾讯在2024年第四季度资本支出增加较为显著,是因为在该季度购买了很多GPU。他还表示,腾讯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,资本支出占收入的百分比将上升到十几个百分点,人工智能将成为战略投资的重点。
作为月活接近14亿的国民级APP,微信的任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对其生态带来深远影响。目前「元宝」暂时无法直接接入或推送小程序、视频号、公众号等微信生态内容,也还未有商业化动作。但打通、盘活自有体系内容是微信近年来的一项核心工作,腾讯最具流量优势的应用以及承载当前核心战略的应用将如何结合,腾讯的动作显然不止于此。